在之前我们所发的那篇关于捷克太脱拉卡车工厂的微信推文中,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评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参见下图。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其个人隐私,笔者已经将他的昵称以及头像隐去。
“感觉欧卡很多都是几家头互用的”,您别说,驾驶室互用这件事在欧洲卡车行业里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而且都挺有意思的。今天的文章里,提加商用车网就来给您盘点一下卡车中的“接头霸王”。
说起西苏这个品牌,可能有不少老司机都会觉得陌生。在欧洲各大卡客车制造商中,西苏算是体量最小的企业之一。在以前,西苏主要是做军用车辆和特种车辆的研发生产,近年来民用市场蒸蒸日上,但依旧集中于芬兰市场,自然也就很少受国内的关注。
和奔驰合作这件事得从2010年之前开始说起。以前西苏的卡车吃的都是百家饭,用雷诺的驾驶室、伊顿和采埃孚的变速箱、康明斯雷诺和马克的发动机,繁杂的品牌给车辆集成带来了困难。在开发新一代Polar车型时,西苏想要找一个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厂商,一次攒齐所有部件,所以就找上了奔驰。
2010年夏末,首台采用奔驰驾驶室和零部件的西苏Polar卡车被捕捉到谍照,2011年5月在Kuljetus 2011展会上正式推出。Polar卡车一直采用了与奔驰Arocs相同的驾驶室,提供日间款、带卧铺款以及高顶带卧铺款等多种驾驶室,发动机也采用奔驰的OM50x和OM47x系列发动机。进入欧六时代后,西苏Polar仅可选欧六排放的OM47x,当然也可选装另外的品牌的发动机。至今,Polar依旧在使用奔驰Arocs的驾驶室和部分零部件,车架和车桥等底盘部件由西苏自产。
下面要说的这款驾驶室使用的可就比上一款驾驶室多得多了。从达夫LF到雷诺Kerax、Midlum、D系,乃至沃尔沃06年之后的第三代FL以及FE都在使用,细细数下来能有七八台。这几款卡车的设计目标都较为趋同:主打城市情况下使用或配送使用,不需要非常大的驾驶室,反而需要驾驶室更低,更便于进入。Kerax虽然主打越野,不过目标也差不多,毕竟工地上用不上多大的驾驶室。
达夫LF、雷诺Midlum以及Kerax很早就在采用这款驾驶室,即使是后来更新的D系推出,这款驾驶室也没有缺席。虽然它们的前脸长得都不一样,但凭借标志性的侧窗以及门把手位置还是不难发现,驾驶室框架可是一直没变过,也算是历久弥新了。
直到今天,最新的雷诺D系、达夫LF以及沃尔沃FL、FE还在采用这款驾驶室。根据工况的不同,这款驾驶室还衍生出了带卧铺的版本以及用于消防的双排座版本、城市环境用的低入口版本等多种多样的版本,挺有意思。
最后说的这款驾驶室比较特殊,都用在特车领域,比如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太脱拉凤凰Phoenix卡车。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太脱拉的体量无法支撑自己从零开始开发一套动力链和驾驶室。为此,太脱拉和佩卡集团展开了合作。佩卡集团将自己旗下的达夫CF系列卡车的驾驶室和动力链分享给了太脱拉,进而也成就了凤凰系列车型。
GINAF和达夫合作的事就最简单了。毕竟,这两家企业都扎根于荷兰,有着地理上的天然优势。GINAF公司的产品主要以特种车为主,强调定制和强性能。虽然GINAF在底盘、液气悬挂等技术上炉火纯青,但驾驶室啥的基本没有。所以,找上达夫合作也很正常。
GINAF还在不少车型上使用过来自土耳其Otosan生产的福特Cargo卡车驾驶室,和国内的江铃威龙驾驶室都是一个爹生出来的。
尼古拉是一家来自美国的新能源卡车初创企业,旗下业务以氢燃料卡车和电动卡车等替代能源卡车为主。目前,尼古拉慢慢的开始了旗下Tre电动卡车的量产,而这款卡车采用了来自依维柯S-Way的驾驶室、车架以及车桥等绝大部分组件。一个欧洲企业,一个美国企业,是怎么跨过大西洋卷在一起的呢?
想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得把目光放大点,来到依维柯的母公司: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CNH)上。未来的交通运输一定是电气化、替代能源化的,这点毋庸置疑。为了对未来集团战略进行布局,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盯上了尼古拉公司,并对其进行了大额投资。同时,凯斯纽荷兰将旗下依维柯的部分卡车有关技术分享给了尼古拉,帮助其量产卡车,因此就有了尼古拉Tre上的依维柯S-Way驾驶室。
除了上文中介绍的几款之外,还有一些重型特车产品选用了同样的驾驶室,比如之前介绍过的Paul Heavy Mover和泰坦Z80,它们都采用了奔驰Actros的驾驶室。同时,还有之前介绍的尼古拉斯Tractomas,它采用了来自雷诺的驾驶室。此外,还有依维柯旗下的Astra,也和依维柯自己的部分车型共享驾驶室。
总而言之就是,驾驶室互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更强的产品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