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_产品中心_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体育平台app大全 

产品中心

专业介绍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来源:体育平台app大全官网首页登陆    发布时间:2024-03-02 16:15:14

  制造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支柱,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要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南省机制专业综合评价等级为A(排名2)。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品质,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与技能,熟悉与机械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实践能力,能在机械、交通、土建、电力等行业从事机械装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1)合格工程师:拥有非常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有效运用专业相关知识和工程技术原理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和服务社会;

  (2)团队骨干:能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

  (3)终身学习者: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途径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和提升素质。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66.7%教师拥有工程实践经历。

  杜荣华,专业负责人,二级教授,博士,硕士导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机械高压液压回路系统”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负责人,“汽车工程”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湖南省“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负责人。主持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课题6项。主持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尹来容,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中铁五局集团等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5项,湖南省百项重点专利2项,完成长沙市高价值专利组合项目1项,已转化实施发明专利8项;主持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仝永刚,博士、副教授,湖南省湖湘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人才,长沙理工大学“湖湘学者”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承担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引领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10余项,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担任《Rare Metal》、《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青年编委,湖南省循环经济协会再制造领域专家、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等十余本中英文学术期刊审稿人。

  陈小敏,博士(后),副教授,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首届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中国有色金属论文A级优秀论文,中国博士后创新成果优秀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科基金等。累积发表SCI、EI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10余项。

  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结合新工科智能制造及湖南省“三高四新”、“一带一部”战略对人才的新需求,依托长沙市“工程机械之都”,株洲市“中国动力谷”等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优势,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有责任担当时代新人的理念、路径、方法与经验,形成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工程科学技术人才”的专业特色。

  2017年,为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新需求,本专业与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机械类专业统一规划,探索实施了“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如图所示。大类培养给予学生二次专业选择机会,“按成绩、直通车,跨大类”专业分流,实现差异化发展,多元发展路径满足个性化需求。

  大类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大四设置了“先进制造”“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四个专业模块。各专业模块紧跟产业需求来做了全面知识点梳理与结构优化。

  本专业与中联重科、三一、深圳汇邦等企业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就业”工程教育共同体,学院选派指导教师,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共同组成“预就业过程”指导小组,通过校企结合共同培养人才。

  构建了由“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实验室”组成的立体化实践平台;与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深层次地融合,积极实施“主动实践”培养模式;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主要课程有: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制造工程基础、液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机电微控制器技术、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测试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广西柳工、山河智能、格力、美的、比亚迪汽车、沃德精密等先进制造、机器人集成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及交通施工等领域的央企、国企和大型制造企业,就业率从始至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也可选择继续读研深造。

  1. 以机器人团队、先进成图等竞赛队伍为载体,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2年,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类竞赛人数达到70%左右,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1项,省部级奖励27项。

  本专业与中联重科、三一等企业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就业”工程教育共同体,每年60人的“3+1”联合培养。学院选派指导教师,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共同组成“预就业过程”指导小组,通过校企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上一篇:十大火花塞品牌排行榜
下一篇:柴油发电机组的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