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冬来临,对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增长,但若只为增长而增长则会陷入窘境。以往新消费品品牌的成功路径不外乎是借助大量补贴得到消费者或流量关注从而存活下来。而对B2B企业而言,这样一掷千金的时刻很难遇到。当下外在环境严峻,既是对自身的考验,也是审视自己最好的时刻,公司能够先剖析自身是不是具备以下3种能力: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有限的游戏,其目的是为了赢得胜利;而无限的游戏却旨在是让游戏进行下去。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中,一半是“有限的游戏”,一半是“无限的游戏”。前者在于做好当下每一件具象的事,让当下的营销促进转化;后者则是对人类生命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作为符合当下要求的市场营销人,不仅要完成当下的有限目标,还要围着无限目标的理想去奋斗。
在面对B2B企业时,其实是在面对背后形形的决策者,而决策者们通常格外关注决策的正确与否。
营销过程中,如果不能完全了解决策者们的需求和场景,就很难做出精准的营销。
很多B2B企业以销售驱动,其共同特点是市场部给销售部做营销支持,但也会发现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去做营销但最终实现的却只是线性增长。所谓线性增长是只能看到当下效果而不能够实现复利。虽然销售驱动当下见效,但长期看来品牌驱动反而能轻松实现复利及成本下降。
其实B2B企业品牌更依赖于口碑营销。对某B2B企业品牌影响力进行了调研后,结果显示除已使用该企业的产品外,42%的占比都是熟人推荐为主,让B2B企业初次接受某一产品会格外艰难,其敲门砖就是“熟悉”——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品牌。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永恒不变的载体,而销售是随时变化的载体,企业在做营销、做品牌建设时,资源应该优先投放在哪个载体上才有助于创造更大的价值?
思创客公司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将被访者以职位区分,能够正常的看到创始人仅在采购需求预算制定和最终决策板块参与。那么站在企业角度,他们对于供应商并没有特殊需求,但看重口碑与同行推荐,也是品牌力的第一部分。
品牌力从何而来?我们应该尽可能做泛品牌化的宣传,以科学方法论赋能新品牌。B2B企业决策者关注点在当下产品和供应商整体资质。供应商整体资质就涉及到行业案例、客户、业务熟悉度、技术等。而对供应商品牌而言每一场营销都必须指向同一调性,才能厚积薄发。不管是培育客户还是潜在客户,在转化时大家更倾向于面对面沟通,而获取信息时则更偏向线上,这也足以看出品牌的重要意义。
因此,品牌力可以影响B2B公司的决策,强势的B2B品牌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品牌问题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资产问题,资产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品牌资产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但同时也是企业最容易忽略的资产。
在当前如此严峻的时刻,企业不能简单地将品牌与战术画等号,对于大多企业而言不仅要懂得战术更要懂得战略。品牌战略应该由决策者来管理,而市场部则是推动决策者共创品牌战略的存在。
品牌跳出市场是商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闭环。思创客提出了“品牌系统五力模型”,在企业里一切皆属于品牌,皆为资产。
产品是品牌记忆力最好的表现,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把人设做到一致后帮企业找到价值原点和价值用户,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通过好的客户去找到价值原点。B2B企业许多产品自带组织基因优势,因此在其中提取出一个符合痛点需求的原点,去赢得人心的关系驱动。
每个营销市场人都应思考从内部创新做战略的更新迭代,保持与外部的链接。市场研究是市场人对客户的理解、对行业的贡献,产品创新代表市场人必须勇敢地走出去,帮助产品部门改良解决方案,甚至用技术语言转成用户。
有一个新的转变是企业一定实现从营业销售能力带来的单点效应到品牌能力带来的复利效应。
无论是战略、策略亦或是执行,都摒弃以前由小及大的实行,而要从一开始就将它们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进行。
最后,市场营销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系统。当市场营销人有一套属于自身个人的理论体系后会比听别人说一百遍的玩法更有用;同时要警惕没有系统的思维,否则执行累死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正如尼采所说:“时代是人和人都无法征服和逃避的,你能做的,就是在你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作为老板,做好公司品牌和个人IP是最大的护城河;对于普通打工人而言,做好公司和产品品牌就是最大的工作成果。未来没有犯错成本,做好品牌系统这件事,可以让每一步都沉淀资本,让每一分钱掷地有声!